大皖新闻讯 小到一株草,大到一棵树,都有其自然生长密码,能为学生学习成长提供元素。6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林业局了解到,未来四年内将在省内8685所学校建立校园自然标识系统,一草一木都将有其专属“身份证”,从而健全亲近自然的科普教育功能。这也标志着,“生态文明教育”将在安徽融入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
今年3月,安徽全面启动了绿美江淮行动。行动以“植绿、添美、增质、惠民”为主线,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人居环境,打造“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其中,“绿美校园”是重点任务之一。
记者从刚刚结束意见征集的《安徽省绿美江淮行动建设规划(2023—2027 年)》中了解到,未来四年将建设8685所绿美校园,明确建设不仅要科学设计校园绿地的形式与空间,还要求将校园原有自然水域、湿地、植被和古树名木纳入校园绿化美化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使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相协调,营造多层次、多物种的校园绿色体系。
据介绍,安徽“绿美校园”还制定了“细标准”:在校园绿化面积上,要求学校新校区绿地率不低于 35%,旧校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 30%,校区内无抛荒闲置用地;在栽种植物上,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无刺、无毒、无异味、少飞絮、长寿命的乡土植物;在物种搭配上,要求注重乔、灌、草科学搭配,以特色观赏植物为主,同时兼顾植物的多种生态功能,建设形态优美、季相鲜明、颜色丰富的个性化校园景观。“总之,要为学生提供活动休憩、健身娱乐、科普教育活动场所。”
“实际上,目前安徽的一些学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植物标识系统,但专业性、系统性还有不足。”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林学系王滨教授告诉记者,推进绿美校园行动,统一建设校园自然标识系统,才能保证其专业性和系统性,再结合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参观体验、实践实训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能保证实用性。
绿美校园建设能为学生带来什么?王滨教授表示,绿美校园的建设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给学校师生带来景观价值,还有隔绝噪音、释放氧气和吸附灰尘等生态价值。更重要的是,校园自然标识系统能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不同种类植物的专业介绍,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