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的大雾,从2023年底直接跨到了2024年初。
2023年12月28日8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2月28日17时变更为大雾橙色预警、12月29日17时变更为大雾黄色预警、2024年1月1日17时变更为大雾黄色预警……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多个大雾预警,大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雾从何而来?
气象专家介绍,大雾天气是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小水滴导致的低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大雾的形成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汽;其次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水汽越容易达到饱和,形成小水滴。此外,近期冷空气活动比较弱,水汽在雾区累积,这些条件的累加形成了近期的大雾天气。
当清早的大雾迷人眼之时,很多人疑惑,这是不是霾?
雾,通常产生于晴朗微风的夜晚或清晨,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悬浮于大气中,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1000米以下,气象学上称这种乳白色的幕状物为雾。而霾,是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于近地层而形成的浑浊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记者从安徽省气象台获悉,1月3日夜里到4日早晨沿江江北大部分地区和江南东部及南部出现大雾天气,58个市县能见度低于200米。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综合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产品也显示,1月4日6时,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华中、东北、四川东部、重庆等地能见度较低,局地能见度低于500米。
“顽固”大雾何时“撤退”?
1月4日17时,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4日夜里到5日上午,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蚌埠、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地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局部地区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中央气象台预计1月6日开始将会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受到它的影响,这个周末,北方的雾和霾天气将会逐渐消散。但是在南方,未来几天雾和霾天气或仍会频发,需要警惕。
安徽省气象台预测显示,未来一周全省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5日我省气温继续回升。受冷空气影响,6日夜里至7日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3~5℃;9日至10日还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省。从大雾情况来看,1月4日夜里到5日早晨沿淮淮北和淮河以南东部部分地区有雾。
气象专家提醒,大雾天气会使能见度降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应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航行、作业的船舶应加强瞭望,控制航速,保持航行距离,谨慎驾驶,确保航行安全;公众应做好户外活动自身安全防范。(记者 何 珂)
原标题:大雾何时“撤退”?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