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池州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长江干流安徽段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中,为让城市“尾水”彻底“脱胎换骨”,池州市投入近一亿元,打造占地27公顷的人工湿地。池州市创新运用一张图+一张网的模式,成为全省首个完成此项工作的滨江城市。
据了解,在池州市尾水湿地公园,每一棵植物,每一粒碎石,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潜流区深入植物下方看不见的地方,碎石像两道疏密不同的筛子,将城市尾水层层过滤。这个占地27公顷、投入近一亿元的人工湿地,让城市“尾水”彻底“脱胎换骨”,在这里,每天8万吨的城市尾水被高标准净化。建成至今,减少尾水直排长江约750万吨。在城市的智慧大脑生态环境专题场景中,包括尾水湿地在内,池州境内全流域5632个入河排污口都实施了24小时严格监管。
通过一张图加一张网的智慧监管体系,能够更实时地去溯源、识别、预防和整治消化问题,整个提升了该市管控的信息化水平。
作为全省首个全流域入河口排污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系统,查、测、溯、治形成一个闭环,有效提升了长江排污口整治效率,为长江排污口常态化监管提供了坚实支撑。
经过多年的创新加实干,目前,长江池州段水质全线达到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11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优良。(记者纪良发 )
原标题:池州对境内全流域5632个入河排污口实施24小时监管
来源:皖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