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砀山,梨花正盛,春意正浓。在梨树王景区,一团团、一簇簇雪白的梨花迎风盛开,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徜徉花海,尽享春色。
四月的砀山,花期已过,一片青绿。近百万亩连片果园汇成绿色海洋,一个个村落掩映其中,一幅田园美景。
“咱们砀山可叫一个美呀!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是好风光。”4月17日周末,在县城上班的孙先生,带着家人来到梨树王景区郊游,走累了,坐在梨树下小憩,喝杯温润的梨膏茶,好不惬意。
谁曾想到,如今花海绿洲的砀山,70年前曾经是黄沙漫天。“面缸一层沙,庄稼被打瞎;走路难睁眼,张口沙打牙”就是当时的写照。是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一代代砀山人矢志不渝、接力苦干、沙海造绿,书写了生态改造的奇迹……
黄河改道 漫天风沙难睁眼
“你看这些梨园,春华秋实,成为砀山的金字招牌,但是70年前却是另外一幅景象。”4月20日,在砀山县玄庙镇大寨村村头的梨园,记者见到了对砀山历史颇有研究的崔凤田。
“我老家就在黄河故道边,对于砀山风沙形成的历史,专门研究过。去年央视来砀山拍摄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我还出镜说了这一段呢。”崔凤田说,“据史料记载,公元1128年至1855年,黄河流经砀山700余年,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在砀山境内中北部留下一条东西长46.6公里的废河道,即黄河故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黄河改道后,虽然结束了砀山长期洪涝灾害的历史,但废弃的河床沉积了大量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泥土,渐渐被风化成沙,风起沙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砀山人民都是在风沙里讨生活,在风沙里过日月。”
见记者采访过去黄河故道的风沙灾害,大寨村的崔玉州、绳瑞光、穆连启等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围了过来,纷述自己的见闻:“我们小时候,一刮大风,几乎啥也看不见,黄沙漫天,屋里屋外都是一层沙土。”“可别提了,那时候刮风都不敢出门,不然的话,一张嘴就会吸进沙土,好几天吃东西都牙碜。”“天气干旱雨水少,一场大风过后,刚冒头的庄稼苗就被沙土埋了,咋能有好收成?”
风沙给砀山百姓带来了无边的苦难,但是不屈的砀山人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勤劳和智慧与风沙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立体治沙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上世纪50年代起,砀山开始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当地环境的突破口,并成立了11个国有农林场圃,在黄河故道两岸栽树种草,改造荒地沙滩。
4月20日,记者采访到砀山园艺场老职工王言海。“园艺场始建于1952年,当时主要进行以酥梨为主的果树栽培研究,培育梨树苗,栽植梨树。”作为老员工,王言海见证了一代代园艺场人用热血和汗水、勤劳和智慧,把昔日黄沙飞舞、寸草不生的故黄河滩改造成如今果海绿洲的历史, 他告诉记者,“在种草压沙、灌木控沙、植树防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黄河故道的土壤,土质细腻疏松,有利于梨树根系的生长发育,便开始了梨树的规模种植,慢慢地,遍地沙丘变成了大片梨园。”
1955年11月,同样在黄河故道,另一个治沙主力军——砀山果园场开始兴建。“当时这里黄沙遍地,几乎是不毛之地。没有房,我们就在沙土地里搭窝棚住;没有水,就在沙地里挖土井。”曾经参与果园场建设的老员工张志修,说起初建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在艰苦条件下,大家不仅要在沙土地里挖坑植树,还要用板车肩拉手推,从别的地方拉来黏土埋住沙子,真是不容易。”
据砀山果园场原科研所所长、高级农艺师阚知介绍:果园场当时的治沙分三大步。第一步是种草固沙。风起沙动如流水,必须固定住流沙,庄稼树木才能生存。当时种的是“沙打旺”、“蓑蓑草”,它们根系发达,极其耐旱,大面积种植能有效减少沙的流动性。第二步是植树防风。在场部东西方向栽植三道防风林带,基本是毛白杨树,全长79484米,挡住了高风;同时又在乔木防风林下,种植了灌木白蜡条、紫穗槐等,堵住低风口,使狭长的砀山果园场避开了风沙的肆虐。第三步是客土压沙。把黄河故道外的黏土拉来,摊铺在树盘下,压住流沙,长旺果树。“那些年,是果园场的兵团战士和2000余名知青,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建成了近万亩果园,他们为治沙立下了汗马功劳。”阚知说。
植树造林 黄河故道变绿洲
“土地分田到户后,为增加收入,村里人都在自家田里种上了梨树。如今我们生活富足了,风沙也没有了,到处鸟语花香,俺几个老哥们每天早晨到梨园里遛遛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日子过得甭提多舒坦了!”采访中,崔玉州、绳瑞光、穆连启三位老人对记者说。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初,砀山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大量种植抗风沙、适碱性、耐贫瘠的梨树。之后,随着梨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砀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2014年第六次全国沙化土地监测数据表明,砀山县人工固沙总面积达39047.08公顷。
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治沙成果,砀山下大力气发展林业产业,种植了适合当地土壤的杨树、刺槐、泡桐、银杏等树种。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种植和守护,该县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60年代的9.1%,上升到如今的到70.43%,位居皖北第一。
如今的砀山,连片果园面积近百万亩,酥梨种植面积50余万亩,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昔日不毛之地的黄河故道荒沙滩,春天是花的海洋,秋天是果的世界。砀山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2000年3月,砀山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20年被授予“中国梨都”称号。
“一直以来,我们通过严控森林采伐限额、强化林地征占用管理、强化木材经营加工管理等措施,保护全县治沙造林成果,砀山林业用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持续增长。据统计,目前砀山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85157.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4024.2公顷。”砀山县林业局林业科技中心主任杜铖瑾介绍说,“通过治沙造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2020年,砀山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98.7亿元。”
文旅结合 绿色发展现生机
2021年砀山梨花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余名马拉松选手齐聚梨都,尽享“跑进春光里,人在画中行”的唯美体验;数百名马术参赛骑手策马扬鞭,驰骋在被誉为“黄金赛道”的黄河故道……
近年来,凭借百万亩连片果园这一独特资源,砀山探索形成“文化 生态旅游 休闲运动”的发展模式,通过每年举办梨园马拉松、马术比赛等各种品牌赛事,生态红利得到持续释放,实现了高效农业与生态旅游、体育运动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与此同时,砀山人民还打响“绿色”品牌,把梨园打造成景区、把果园建设成公园,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春色正美,前来感受砀山田园风光的游客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我们镇一些村的民宿已经预订到了‘五一’。”砀山县良梨镇党委书记刘建自豪地对记者说。
据悉,砀山从2008年举办首届梨花节、酥梨采摘节至今,前来赏花摘梨的游客逐年增加,由当初不到3万人增加到如今的百万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砀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北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小小梨树,既是防沙治沙的“功臣”,也是乡村振兴的“法宝”。砀山,用70年的实践,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拂晓报记者 路杨 张化云
来源:拂晓报